| |
|
中国石油山东销售枣庄分公司:便利店里的灯塔(散文)
|
| 来源:齐鲁网视 访问量:3533 添加时间:2025-11-27 17:23:28 |
| |
十月底的阳光,透过加油站便利店的玻璃门,洒在整齐排列的商品货架上。枣庄公司的这两家便利店,即将迎来一场细致的“诊断”。而执镜者,正是那位在山东销售系统内声名远扬的王二妮同志。
她走进店门,不像是一位检查工作的上级,倒像是熟识的老友。目光里没有审视的锐利,却有着一种温暖的专注。看着她细致地观察商品陈列,我不禁想起中国石油山东销售公司为何要将她的经验总结为“二妮工作法”,并在全省推广。那不仅是销售技巧的传授,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
王二妮在嘉祥兖兰东街加油站时,曾将月度指标均衡分解到每日、每人,当发现突发情况会影响整体进度时,她又创新性地将每日划分为4个时段,紧盯每个时段的小目标,累积起来完成整体指标。这种化整为零的智慧,背后是扎根基层的务实与韧劲。我望着我们便利店里的商品陈列,忽然感到一丝惭愧。饮用水、零食这些畅销品,并未放置在顾客最便捷触达的区域;一些高毛利商品也缺少醒目标识。
王二妮却指着货架微笑着说:“陈列不是机械的摆放,而是与顾客的对话。”她讲述了自己加油站的故事,员工张娜在酷暑7月,看到客户喝矿泉水,就抓住契机介绍武夷山矿泉水的特点,创下了一天卖出70箱的“战绩”。这看似偶然的成功,实则源于对服务本质的坚守:真诚看见每一位顾客的需求。“把最优惠的政策带给客户、把最贴心的服务送到身边”,王二妮的这份初心,在浮躁的商业环境中犹如清流。
我想起前段时间休假去云南,在某便利店碰到了店里的老板老板唐先生,他在经营遇到瓶颈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跑到不同的商圈蹲点记录、到生意红火的店铺学习取经、到消费者群体中了解需求,最终将食杂店成功转型为便利店。这种立足实际、务实求真的精神,与王二妮的工作法何其相似。
傍晚时分,王二妮与我们分享了一个故事。在她的加油站,曾有位员工起初不敢向顾客推荐商品,她就采用“开好第一单+讲好与客户第一句话+站经理跟训”的模式,对员工进行强化训练。慢慢地,那位员工不仅突破了心理障碍,还成为了站里的销售标兵。
夜幕降临,诊断工作接近尾声。王二妮不是简单地指出问题,而是与我们一同探讨解决之道。谈到创新突破,她眼神闪亮:“总有人觉得便利店就是卖卖东西,但我们真正经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这让我想起董任萍夫妇,他们在枣阳开的便利店不仅卖商品,还成了社区的暖心站。孩子们放学后在这里写作业,邻居们来乘凉聊天。这种超越纯粹交易的情感联结,才是便利店真正的魅力所在。
王二妮的工作法被总结为“6大招和30多个具体方法”,但与她接触的一天里,我感受到那些文本背后活生生的温度。滨州公司专门组织54人的团队赴济宁学习“二妮工作法”,不是因为那套方法有多么高深莫测,而是因为它承载的精神可以点燃每个平凡岗位的光亮。
临别时,王二妮望了望渐暗的天色,轻声说:“每天最满足的时刻,就是看到顾客笑着走进店里。这份与人的联结,是我们坚持的底气。
”我想起隋奇峰也曾说过类似的话,看着村民们笑着走进店里打招呼,这份与乡邻间的紧密联结,成了他坚持走下去的底气。便利店里的灯光亮了起来,照亮了整齐的商品,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王二妮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但她留下的那份对初心的坚守、对务实的坚持、对创新的勇气,已然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在这片充满烟火气的零售天地里,每一个真诚的经营者,都可以成为照亮他人的灯塔。
|
|
|
上一条信息:
中国石油山东销售枣庄分公司:“四爱”文化浇灌石油之花
下一条信息:
中国石油山东销售枣庄分公司:当镜头慢下来,看清父爱的每一道纹理《影评旁观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