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新感知5月21日讯 21日,“机遇中国・活力山东” 国际摄影季——世界百位摄影大师走进齐鲁大地第二季活动走进临沂孔子学庙,一场用镜头捕捉历史与现代交织之美的视觉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临沂孔庙坐落于兰山路中段,历经岁月沧桑,它已走过千余年的漫长历程,是鲁东南地区保存完好的最大古建筑群,在1992年便被列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23年入选山东省文物建筑活化利用优秀案例。其整体呈长方形,三进院落布局规整,南北长155米,东西宽45米,6975平方米的空间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踏入孔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门前那对雌雄石狮,它们威风凛凛地镇守着大门,蓝底金字的牌匾古朴庄重,瞬间将人们带入悠远的历史情境。院内两棵千年银杏树尤为夺目,东为雄树,直径近3米;西为雌树,直径约2米,它们见证了无数岁月变迁,至今依然枝繁叶茂,是临沂的古树名木,也是孔庙历史的生动见证者。
作为孔庙的核心建筑,大成殿无疑是摄影大师们镜头下的焦点。这座采用帝王建筑规格的歇山式屋顶建筑,面阔5间,黄瓦红墙,气势恢宏。殿内孔子及四配、十二哲的彩绘塑像栩栩如生,让人不禁对古代先哲肃然起敬。大成殿始建于唐代,最初称“文宣王殿”,后经宋徽宗赵佶改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建筑工艺精湛,充分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明伦堂同样吸引着众多摄影师的目光。这里曾是山东省东南部学子们求知的殿堂,“明伦” 二字源自《孟子》,蕴含着 “明人伦” 的教育理念,“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的道德规范在这里传承千年。堂内8根木柱布局合理,下方明代遗存的半型莲花纹样柱础和地砖,无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如今的临沂孔庙,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更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在临沂市积极构建“红绿蓝古今”精品旅游体系的推动下,孔庙以“文 + 旅 + 商”融合为发展思路,焕发出全新活力。大门两侧的城市书房和文创售卖区,为游客提供了文化休闲和购物的新体验;各类展览和社教活动精彩纷呈,“弘道传薪 —— 孔子与临沂先贤文化展”“祥纹纳瑞 —— 中国古典家具民俗文化展”等,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临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省委外事委员会办公室、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中国办事处共同主办的“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国际摄影季——世界百位摄影大师走进齐鲁大地第二季活动,邀请20位国际摄影家赴聊城、菏泽、枣庄、临沂四地采风拍摄,进一步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山东篇章。
中国山东网记者 刘自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