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632-3321110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文化
 
文化书院,济南天桥基层治理的“精神引擎”
来源:中国山东网   访问量:4947    添加时间:2025-5-21 12:05:47
 

中国山东网·新感知5月21日讯 清晨的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广场上,几位老人正对着手机镜头直播太极拳教学,身后不远处是官扎营街道世茂天城中心社区文化书院精心打造的“成丰记忆馆”;午后的无影山街道翡翠郡社区科普大学,专业老师带着孩子们拆解智能机器人,而在书画功能室,书法爱好者正挥毫书写家风家训;傍晚的南村街道西区社区文化书院“和乐邻里”厨房,氤氲的热气里映出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一盘盘水饺将送往社区孤寡老人、困难群众手里,隔壁的“泉城书房”飘来阵阵墨香……在济南天桥区,“文化书院”的概念已深深融入每一个社区。

从城市有机更新到文化空间的融合打造,再到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类活动,今年来,文化书院的创新实践正在重构天桥基层服务新图景,成为凝聚民心、赋能治理的“精神引擎”。

以阵地筑基,打造文化书院全龄服务生态圈

“以前一提书院,总觉得是古人读书的地方,和咱老百姓有啥关系?”堤口路街道无影山中路社区居民丁芳的疑问,曾是天桥区文化书院建设面临的共同课题——如何让文化基因与社区生活共振?

答案,就藏在天桥区对文化书院阵地空间的科学利用中。近年来,天桥区以阵地建设为抓手,统筹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公园等辖区及周边各类阵地资源,创新推行“错时使用”与“全龄共享”机制,依据居民需求精准匹配文化服务,将社区文化书院打造成“家门口”的文化教育综合体,让优质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微信图片_20250520185535

各文化书院因地制宜,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无影山街道中路社区文化书院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行“时间切片”管理机制,白天是银发群体的“乐活天地”,傍晚化身“四点半课堂”,夜晚点亮“青年夜校”,收纳技巧、健身塑形等课程深受居民喜爱;金色阳光花园社区依托1100平方米阵地,打造“阳光筑梦行”公益平台,年均开展亲子阅读、党史学习等活动120余场;宝华街道康成花园社区联动辖区教育基地、科普场馆,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周末亲子活动、寒暑假公益课堂精彩纷呈,还携手喜马拉雅推出“书院有声图书馆”,实现阅读学习“随时在线”。

南村街道西区社区更是另辟蹊径,创新设立“睦邻提案”机制,通过“居民提需求—社区列清单—多方认领办”的闭环流程,精准绘制涵盖老青幼三代人群的《社区文化需求热力图》,围绕歌唱、舞蹈等12类高频需求,逐步升级连心家园党群服务中心、泉城书房等20余处文化场馆,通过朝霞艺术团、朝艺腰鼓队等18个社群文体活动及“朝华集萃”幸福家园、公益创投等文化项目,让老中青幼三代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舞台。

以队伍为核,激活文化书院内生发展新动能

“退休前就爱唱戏,可惜没工夫琢磨;现在跟着专业老师排话剧,每天过得比上班还充实!”70岁的张传明在纬北路街道织梦文化广场的水杉林下调试戏服,身后是锦绣华府社区文化书院舞蹈志愿服务队排演的工厂往事主题话剧。这位曾在工厂工作30年的退休职工,如今成了社区文化队伍的“台柱子”——他的故事,正是天桥区以队伍建设激活文化书院内生动力的生动缩影。

文化服务的可持续性在于“人的觉醒”。天桥区通过挖掘“社区文化种子”,构建起“文化能人引领+专业力量支撑+居民广泛参与”的立体队伍体系。其中,退休文艺爱好者变身“草根导师”,非遗传承人开设“大师工作坊”,第三方社会组织组建“专业师资队伍”,形成“老带新、新促老”的传承闭环。截至目前,全区已有417支群众自组织文化队伍活跃在基层,年均开展活动超5000场次。

微信图片_20250520185340

各书院以队伍建设为支点,撬动起基层文化的“化学反应”。在北坦街道北关社区,非遗传承人孙克福的“面塑讲习站”每周吸引30余位学员,72岁的彭为民则带着“爱心串珠队”将手工艺品义卖所得用于助老公益。这些由“北关姐姐”志愿者团队孵化的文化队伍,依托“泉学e站”“流动图书站”等12个共享平台,将文化服务嵌入居民茶余饭后。“孙克福讲习站”成立以来,已培养出15名“民间手艺人”,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

无影山街道翡翠郡社区的夏日科普节上,科技志愿者的静电实验摊位被孩子们团团围住,中医志愿者的穴位按摩服务让老人排队等候。最亮眼的当属社区舞龙队——37条健身龙在阳光下翻飞,鳞片闪烁间,58岁的队长王建军指挥若定:“队伍从7人发展到42人,年轻人主动学舞龙,传统民俗也有了新活力。”

微信图片_20250520185425

以文化队伍激活基层内生动力,在北村街道北村东区社区达到了新高度。全省首个工人文化主题展览馆里陈列的旧粮票、搪瓷缸等不断引发集体回忆,社区同步编纂了《印象·北村》图册,打造“尚工场”“聚力场”文化广场,在40余个文化楼道彩绘工人奋斗场景,不断激发“工匠能人”自治力量,建立起涵盖文化艺术、传统技艺等领域的“工匠能人库”,成立书法、手工、歌舞、武术等兴趣队伍,将个人专长转化为社区服务动能,形成“能人带头、居民响应”的自治新格局。

以品牌赋能,点燃文化书院基层治理强引擎

在南村街道西区社区文化书院,朝霞艺术团的阿姨们白天排练舞蹈,晚上化身“百姓宣讲团”,用快板演绎垃圾分类政策;艺术团艺术总监杜根发在托管班教孩子们演唱红色歌曲,闲暇时顺便打扫了楼道卫生。社区文化书院创新打造“文化+”工作模式,将矛盾化解融入文化场景,依托网格议事角、楼栋说事岗等平台,以“连心家园议事十条”为原则,共收集社区建设建议百余条。围绕停车管理问题,广泛征集民意,探索出“1635+”停车管理模式,彻底地解决了停车难问题,形成了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社区12345工单逐年下降,物业费收缴率跃升至95%。

天桥区在文化书院实践中,以“一书院一特色”为路径,将品牌建设作为融入基层治理的关键抓手。各书院打造“文化+治理”“公益+文化”等多元品牌矩阵,推动文化书院从文化空间升级为治理平台,实现文化浸润与治理效能双向提升,为基层治理注入精神动能。

官扎营街道世茂天城中心社区文化书院面对年轻白领多、“候鸟”父母多、居民间陌生感强的问题现状,精心打造“世茂・心家圆”特色品牌,构建起“聚家”“联家”“和家”三维文化体系,引领居民走出小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在邻里互助中传递温暖,书院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日益增强。

北园街道黄桥社区文化书院创新“公益+文化”社区治理新模式,与济南市达济公益服务中心联合孵化文明实践项目,聚焦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情感联结,通过开设“老街坊故事汇”等特色活动,系统挖掘黄桥文化记忆,有效培育群众对社区的情感认同与归属,推动文明实践从“单向输出”走向“双向互动”。

堤口路街道金色阳光花园社区文化书院统筹辖区共建单位、师资力量、志愿团队等优质资源,打造“阳光一卡通”文明实践项目,持续吸纳诚信经营、热心公益的共建单位,一方面形成“居民需求-企业服务-社区协调”的闭环机制,另一方面组建“银雁管家团”志愿服务队,培育优秀社区主理人,携手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坚实堡垒。

微信图片_20250520185039

在天桥,通过空间重构、资源整合与治理创新,文化书院已不仅是文化空间,更成为了基层治理的“软实力”。下一步,天桥区将持续推动文化书院品牌化升级,让传统文化浸润社区、凝聚治理共识,绘制出更具温度的城市图景。

中国山东网记者 王浩然 报道


上一条信息: 济南高新区:为新人们提供“仪式感”十足的集体领证体验       

下一条信息: 行业首个“放映级”家庭影院设备,海信激光电视探索X1系列正式发布

今日推荐
文化书院,济南天桥基层治理的“精神引擎”
文化书院,济南天桥
  红红火火闹元宵:大明湖畔滚元宵 赏花灯
  弘扬书院成功举办首届鲁南书法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
  枣庄市首届七夕公益文化艺术节亮相颐源山庄,艺术呈现精妙绝伦
  咱们身边谁是烹饪大师——《枣庄烹饪大师宝典》即将为您揭晓
  纪念抗战老兵:孙媳妇心中的抗战爷爷,一路走好
  老枣庄老街龙狮队龙狮飞腾贺新年
  父亲,您永远在我心灵深处
  “国色天香” 欢乐新春——枣庄市旗袍文化协会隆重举行周年庆典
  枣庄市孔子文化研究会成功举办2017年公益年会
  枣庄有了辣子鸡传承人


热门信息
  枣庄书画院联合书画家走进枣
  慰问走访老干部,考察瑞琴艺
  大家张大先生
  声动星空!My Way卡罗拉新青
  重磅!全国美术作品、书法篆
  中国天眼首次探测到“宇宙深
  山亭:开展“缅怀先烈,不忘初
  黑猫警长导演、著名美术片艺
  《沂蒙山》获“五个一工程”
  《沂蒙山》获“五个一工程”
热门图片
文采风流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顾原水墨精品赏析
文采风流磨不尽,水
老枣庄老街龙狮队龙狮飞腾贺新年
老枣庄老街龙狮队
料理空山颇费才 文心兼似画家来——记书画家马彦斌
料理空山颇费才 文
美的浪漫与风骨
美的浪漫与风骨
德州民间艺人巧手捏面塑 “冰墩墩”“雪容融”
德州民间艺人巧手
冬奥会选手“大礼包”里也有山东元素 阳谷县一中学30幅学生画作入选
冬奥会选手“大礼
精彩专题
青岛莱西水集街道福顺德故楼:非遗邂逅..
济南高新区:为新人们提供“仪式感”十..
烟台蓬莱区登州街道东城社区开展移风易..

友情链接 滕州市人民检察院     医法汇医疗律师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光 明 网     中 新 网     人 民 网     新 华 网     鲁 网    

联系电话:0632-3321110 投稿邮箱:qlwsnews@163.com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网络信息安全监察 山东公安民生服务在线
  ICP:鲁ICP备17043532号  主办:枣庄鲁网书画院
Copyright @ 1997-2010 zzwang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