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5日讯 在鲁中山脉北麓,黄河与泰山之间,一座以“泉”为魂的古城,已静静生长了数千年。这里曾是新石器时代的聚落摇篮,是商周青铜文明的繁盛之地,也是汉代诸侯国的政治中心;更是古代文人笔下,“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诗意栖居。2025年5月18日,“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泉·城历史文化特展”即将启幕,以五百余件珍贵文物,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探寻从史前到明清的济南城脉。
照见古今容颜的重叠
济南以泉水众多而闻名,素有“天下泉城”“世界泉都”的美称。考古发现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们便依水而兴,围绕济南地区形成聚落,繁衍生息。这片土地,是商王朝经略东方的战略要地,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西陲重镇,是汉代的东平陵城。“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泉·城历史文化特展”将展出城子崖遗址、大辛庄遗址、章丘女郎山战国墓等济南境内众多的古迹遗存,展现出古人“因势筑城”的智慧,并将济南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娓娓道来。
济南古城,其范围大致相当于明清时期的济南府城。千百年来,济南依泉而生、因泉而兴。据考古证实,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济南古城区域内就有人类活动,此后聚落和城市发展从未间断。“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的说法,是对济南区域中心变迁的概括。西晋末年,济南郡治从东平陵迁至历城,现在的济南古城一带成为历代郡国、州府的行政中心。宋代以后,济南逐渐成为山东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至明代正式成为山东首府,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城市布局。
“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泉·城历史文化特展”通过济南古城数字沙盘,复原从史前聚落到明清府城的空间史诗,配合考古发掘的贝币、陶器、金器、瓷器等珍贵文物,讲述着济南古城如何从魏晋以前夹处泺水和历水之间,一步一步发展为明清“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格局。
城依泉神韵倍增
泉水孕育了“泉城”,深刻影响着济南的城市营造智慧、名士文化追求和地域生活传统,也推动了济南的城市发展。古人独具匠心,引水成渠,汇溪成湖,将山、泉、湖、河与城巧妙结合,织就了一幅秀美天成的“泉城”画卷;泉水因其清澈、甘冽的特性,被视为自然之美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咏赞的对象;泉水也成为济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泉·城历史文化特展”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和媒体技术,如色彩、造型、灯光、投影等,生动展现济南古城风貌与泉水文化,诠释济南人、城、泉相融共生的文明底色和独特魅力。元代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的数字长卷、“济南二安”的诗词、反映人文风貌的老照片,一代代人的微观叙事,最终汇成一部集体书写的城泉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