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划过加油机冰冷的金属外壳,上面还挂着昨夜雨水带来的潮湿。这触感于我,已如同老友的握手般熟悉。晨光微熹中,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92号汽油,加满。”这或许是我一生中重复最多的话,却每一次都说得清晰而有力。手腕熟练地一拧,再顽固的油箱盖也会在一阵咔哒清响中应声开启。接着,便是油枪轻鸣,燃油奔涌,像是为疲惫的铁马注入生命的给养。加油区的四根大柱上贴着各种安全标语:“严禁烟火”、“熄火加油”,这些标语每日映入眼帘,提醒着我安全永远是第一要务。
油罐车的轰鸣声在微风中飘散,像一颗颗螺丝钉,镶嵌在油站运转的宏大蓝图里。我身着天蓝色工装,这是中石油的标志色,也是我骄傲的象征。我以整齐的仪容和真诚的微笑迎接每一辆进站的车辆,践行着“车到人到,微笑服务”的宗旨。
来加油的客户们,大都带着点可爱的“毛病”。一到站,便如归家般放松,不是举着电话滔滔不绝,就是忘了熄灭引擎。我伸出手指,笑着示意,对方也报以憨厚一笑。这场景日复一日,他们“屡教不改”,我们心照不宣。这种默契,已然成为油站日常的一部分。
正午时分,日头最烈,连车漆都晒得发烫。我偷得片刻闲暇,绕到站房后面。那里藏着我们油站的“世外桃源”。这片由我和同事们一锄一镐开垦的小菜园。生菜舒展着绿油油的叶子,辣椒在枝头憋红了脸。蹲下身,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瞬间将人拉回遥远的童年。这片菜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更滋养了我们的心灵。
那两条邻居家的小狗,又摇着尾巴准时前来“串门”,在脚边绕来绕去,陪我一同巡视这片小小的“疆土”。它们的到来,为油站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在油站工作,远不止加油那么简单。我们学习规范的“加油十三步曲”,从站立迎候到盘整清洁,每一个动作都要求规范到位。开发票和交接班表需要格外细心,稍有不慎就可能出错。记得有一次我粗心写错了一位小数点,结果与实际收入相差很大,幸好站长及时发现并耐心指正。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石油行业的高风险特性,一言一行都必须按章操作。
安全是油站永恒的主题。我们定期进行消防演练,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每天都要对加油机、储油区进行安全检查,防范于未然。有一次,一位顾客在站内拿起铁棍在车下敲打,我们立即上前制止,因为哪怕一点火花都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这种对安全的重视已深入我们每个油站员工的骨髓。
黄昏时分,油站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看着车辆有序进出,听着加油机规律的运转声,我感受到一种莫名的踏实。这个小小的加油站,不仅是能源供给的节点,更是社会运转的微小细胞。我们每天在这里迎来送往,见证着无数人的旅途和故事。
夜幕降临,值班的夜晚漫长而寂静。营业厅前的加油机在微弱灯光下静静矗立,不远处小卖部的灯光如同守夜人,陪伴着我们。偶尔有车辆深夜来加油,为我们带来一丝人气。这些夜晚,让我更加理解了什么叫做责任和坚守。
在这片“田”里,我不仅学会了职业技能,更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先做人,后做事,以诚待人是我的做人信念。油站是一个员工的集合体,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脾气秉性,但我们在工作中相互理解,团结协作。
我知道,只要油站还在,油枪还能喷涌出动力,菜园里的作物还在默默生长,小狗还愿意来此嬉戏,这踏实而温暖的日子便永远不会坍塌。这片“田”是我的根,是我与这个世界连接的方式。
明天朝阳升起时,我仍将立于加油岛旁,为南来北往的车辆加满油,也为这平凡的生活加满希望。
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我见证着中国能源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为自己能为之贡献微薄力量而自豪。
这身天蓝色工装,已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使命,一种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