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的秋从不来虚的,前几日还得开着空调穿短袖,一场雨落罢,员工们便都换上了藏蓝色秋装,连站前那排梧桐树,叶子也悄悄镶了圈黄边。
早班的小蔡正蹲在营业室烧热水,不锈钢壶“咕嘟咕嘟”吐着热气,他转头朝我笑:“站长,今早来加油的王大哥说,咱要是想吃梨,直接去他家地里摘!”话音刚落,“突突突”的马达声就飘了进来——一辆沾着泥点的农用三轮车慢悠悠开进站,司机老张探出头:“加200块的!拉着这几筐葡萄去卖,自家树上结的,甜得很!”说着就拎出两大串,硬塞给小蔡,“兄弟尝尝,这就是秋天的味儿!”
上午的车渐渐多了,大多是拉水果的小货车。有位徐州来的师傅,加完油对着前挡风擦玻璃,尘土糊了一层,越擦越花。小蔡见了,赶紧递过毛巾:“大哥,我这毛巾沾了玻璃水,擦得干净!”师傅连声道谢,说要去附近村里收葡萄,还念叨:“你们站的人真热乎,不像有些地方,总透着股生冷劲儿。”我听着心里暖融融的——其实加油站哪有什么特别的,无非是多备几壶热水、几条擦车巾,把细节里的冷意,都换成实打实的热乎气儿。
正午的太阳把梧桐树影拉得老长,斜斜落在加油站的黄色安全线上。偶尔有骑电动车的居民来买烟,会站在树荫下聊两句:“今年雨水不算多,葡萄倒特别甜,这周末葡萄园该挤满人了!”也有接孩子放学的妈妈,停在便利店买饮料,孩子趴在车窗上,指着地上斑驳的树影喊:“妈妈你看!叶子在跳舞呢!”
傍晚的风裹着些凉意吹来,偶尔有梧桐叶往下飘,落在加油岛旁。员工顺手抄起扫帚,“沙沙沙”的声响,像在轻轻数着一天的忙碌。
天慢慢黑了,罩棚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来,暖黄色的光裹着加油机,把夜色挡在外面。值班室的桌上,摆着老张送的葡萄、王师傅托人捎来的梨子,还有员工们凑钱买的糖炒栗子——香味混着秋天的气息,在屋里轻轻飘着。
其实加油站的秋,没有什么浪漫景致。没有香山的红叶,也没有西湖边的秋月,只有来来往往的车、忙忙碌碌的人,还有藏在细节里的热乎劲——是一杯热水的温度,是一句家长里短的问候。就像枣庄的秋本身,从不爱张扬,却实实在在把忙碌的日子,都过成了有滋有味的收获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