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朝阳掠过山东销售枣庄分公司第17加油站罩棚,“宝石花”在玻璃幕墙上闪闪发亮。谁曾想到,罩棚后那片曾经堆杂物的30平方米空地,如今已是一片葱茏:油绿的莴苣排成“队列”,番茄用红彤彤的“笑脸”迎接每一位加油的顾客。员工们给它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库站小菜园”。
菜园上线,把“体重管理年”种进土壤
“体重管理年”启动后,枣庄分公司党委把“健康也是生产力”写进年度文化主题。经过摸排,17站员工BMI超标率一度达到38%。“与其发通知,不如给大家一块地。”分公司工会主席老宋拍板:每个支部认领一块“责任田”,让卡路里在土地里“蒸发”。
翻地、起垄、育苗、搭架……全套流程下来,人均每日步数轻松破万。站经理张涛把劳动动作拆解成“核心训练套餐”:翻地=深蹲+硬拉,提水=负重行走,除草=俯身飞鸟。“一天干下来,比去健身房更酸爽。”两个月,张涛减重5.4公斤,腰围缩了7厘米,他笑称“裤腰带能再打一个孔”。
从“我”到“我们”,菜园里的团队公约
“种菜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枣庄分公司借菜园打造“五个一”团队文化:一条晨读跑道——每天交接班后,沿着菜园慢跑一圈,边跑边背安全应知应会;一块责任牌——党员包片、团员包株,谁的地盘谁负责,把“三基”工作延伸到土壤;一本共享菜谱——员工把低油低盐配方贴在微信群,17站“番茄木耳炒鸡胸”点击率稳居榜首;一次采摘节——每月最后一个周五,大家把收成送到食堂,办一场“低脂自助”;一堂流动课堂——邀请营养师到站,用菜园蔬菜做示范,让顾客也能带走一份“吃动平衡”攻略。
宝石花下的双向奔赴
菜园不仅让员工动起来,更让企业文化“长出”站外。司机刘师傅常年跑枣庄—济南线,以前靠泡面、火腿肠“续命”。如今,他把车停在17站,总会买上一袋新鲜黄瓜、两个番茄,“听着他们讲低盐饮食,比看短视频管用。”据统计,菜园开放三个月,17站非油销售额增长12%,其中蔬菜礼包贡献率超过30%。
更让管理层惊喜的是,菜园成为青年员工的“新社交场”。00后加油员小吕以前沉迷手游,现在每天下班先去菜园“打卡”,还拉着女朋友一起松土。他说:“在这里,我看见了企业的另一面——它不只会卖油,还会种生活。”
把健康写进企业基因
眼下,枣庄分公司正以17站为样板,在46座站点同步推进“库站小菜园”计划。公司党委同步修订《健康企业评价标准》,将菜园面积、员工BMI改善率、顾客健康互动次数纳入党支部季度考核;工会则把“蔬菜采摘运动会”列为年度固定赛事。
正如枣庄分公司工会主席马成彬在启动仪式上所言:“当每一棵蔬菜都带着石油人的汗水,当每一次弯腰都能让腰围收紧,我们的企业文化就不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长在土地里的底气、握在手心里的幸福。”
宝石花依旧灿烂,菜畦亦愈发茂盛。枣庄分公司用一把锄头、一方菜园,把“体重管理年”写进员工笑纹,把“健康企业”种进鲁南大地,让“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迈,在翠绿的叶脉里延续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