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0月24日重阳节当天,中国石油山东销售潍坊分公司的宝石花志愿者们,满载着米面与精心挑选的生活用品,走进安丘市爱心家园养老院,用贴心陪伴与细致服务,为老人们送上了一份满含暖意的节日祝福。
一进养老院,志愿者们便熟络地忙开了:有的拉着老人坐在院子的长椅上唠家常,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有的拿起梳子、指甲刀,耐心地帮老人梳理银丝、修剪指甲;还有的走进老人房间,仔细整理床铺、叠好被褥,将关怀一点点揉进生活的细节里,直抵老人心坎。
“你们是哪儿的呀?”76岁的张奶奶目光落在志愿者吴焕焕蓝色工装胸前的中国石油logo上,带着几分好奇问道。“奶奶,我们是中国石油的志愿者!”吴焕焕笑着回应,双手早已轻轻握住张奶奶的肩膀,缓缓为她按摩起来。“关节一到阴天就疼,姑娘你这手法真舒服。”张奶奶笑着从包里掏出一张全家福,指尖轻轻划过照片上的人:“这是我孙女,这是我儿子,他当兵去了北京,在那儿定居了。”说起孩子,老人眼里满是骄傲,可语气里又藏着几分牵挂,“离得太远啦,孩子们总让我过去住,我怕给他们添麻烦,就没去。”吴焕焕静静听着,时不时帮老人捋捋额前的碎发,让这份牵挂多了几分温暖的慰藉。
走进另一间宿舍,志愿者李家英刚进门,就被王奶奶颤巍巍地拉住了手。屋里,一位戴着粉色礼帽的老奶奶正坐在窗边——那是96岁的老人,礼帽边缘露出几缕雪白的发丝,脸上布满了岁月雕琢的皱纹,却像层层叠叠的花瓣般温和,一双眼睛虽有些浑浊,可看到志愿者进来时,瞬间亮了起来,像盛着细碎的星光,嘴角也慢慢勾起柔和的弧度,轻声道:“孩子们好啊。”
“奶奶,我帮您梳梳头吧?”吴焕焕拿起一旁的木梳,轻轻挑起老人的银发。梳子在发间缓缓游走,吴焕焕时不时放慢速度,怕扯到老人的头发。“梳完头真清爽,我都觉得自己年轻了好几岁!”83岁的王奶奶坐在一旁看着,笑得合不拢嘴,用一口地道的安丘话说:“你们这些孩子,真是刚好了(真好)!”另一边,95岁的高奶奶正紧紧攥着李家英的手,看着对方小心翼翼地为自己修剪指甲,眼眶微微发红:“真是谢谢你啊孩子,还特意为我剪指甲,比亲闺女还贴心。”
宿舍外的厨房里,早已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志愿者王钦凤和宋爱梅听说养老院第二天要给70多名老人包饺子,主动揽下了剁馅儿的活儿。两人各持两把菜刀,手腕轻轻发力,菜刀在案板上起落,雪白的大白菜很快被切成碎末,菜叶的清香混着热闹的声响,在厨房里蔓延开来。“我们每周都给老人包饺子,你们来帮忙,老人们知道了肯定更高兴!”养老院的工作人员笑着说,话音里满是感激。
院子角落的柿子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透着诱人的甜意。志愿者庞启镇和程玲扛着带篓子的采摘棍走了过去——庞启镇稳稳扶住棍子,将篓子对准枝头最红的那串柿子,轻轻往前一伸,让柿子稳稳落进篓里;程玲则在一旁托着篓子,时不时提醒:“慢点儿,那串长得特别好!”两人配合着,不一会儿就摘了满满一篓柿子,金黄的阳光洒在柿子上,也洒在志愿者额角的汗珠上,格外耀眼。
夕阳西下,到了志愿者们告别的时刻。老人们拉着志愿者的手不肯松开,有的往他们手里塞刚摘的柿子,有的反复叮嘱“下次一定要再来”,不舍的目光追着志愿者的身影,直到消失在门口。
这份短暂的陪伴,是老人们秋日里最暖的光;而这样的温暖,早已成了中国石油潍坊分公司宝石花服务队的“日常”——他们已连续13年坚守在敬老一线,每逢传统节日,总会准时出现在养老院。除了包饺子、蒸包子,他们还会为老人组织小型音乐会,陪老人下棋、读报纸,静静聆听老人们讲述过往的故事,用十三年的坚持,将“尊老、敬老、爱老”的心意,写成了一首温暖的长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