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
今天的山东,一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产业变革正席卷着传统与新兴领域。
在浪潮集团里的电子屏幕上,一个个的数字有节奏地跳动着。这些不停跳动的数字,正是山东产业“数智蜕变”的缩影。2024年,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3.32%,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产业数字化水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均居全国前列……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是一批硬核“黑科技”在重塑产业版图。
胜利油田:会“思考”的“虚拟电厂”
作为中国石化工业的“老将”,胜利油田并未止步于传统开发,而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低碳转型。
技术人员在井场调试“光储直柔”系统设备
近日,胜利油田在东辛采油厂营13-斜152井场打造油田首个“光储直柔”系统,在井场边界设置光伏围栏进行发电,利用电化学储能装置储能,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供电。这座会“思考”的“虚拟电厂”从源头实现节能降碳,让井场绿电替代率达75%,吨液电耗下降0.51千瓦时,从而使清洁能源持续稳定地为油井效力。
今年2月,胜利油田更是有22项科学技术成果获得中国石化科学技术奖,涵盖了高效勘探、智能化开发、实时测控等多个方面,为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烟台万华:化学工厂的“二次创业”
近日,万华(蓬莱)海水淡化项目竣工投产。作为目前国内规划建设规模最大的工业级膜法海水淡化项目,项目一期投产后,日产淡水能力可达10万吨,年均可节约淡水资源3600余万吨,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地淡水资源短缺问题,还通过增强区域水资源韧性和改善水生态系统,为沿海地区水资源安全保障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案例,有效提升了当地经济发展“含绿量”。
万华(蓬莱)海水淡化项目
万华化学的转型之路堪称“二次创业”典范。万华化学新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是烟台丁字湾绿电产业园首开项目,也是全省首个绿电产业园示范项目。项目将带动电芯、电解液、隔膜等上下游产业项目落地,有力促进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打造省内首批“源网荷储”示范项目、首个绿电产业园区。
浪潮集团:数据中心里的“机器管家”
在山东省某政府单位数据中心,形似“迷你装甲车”的浪潮算力中心智能运维机器人,正以每秒1米的速度穿梭于机柜之间。它头顶高清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机身搭载温湿度监测仪,每18秒完成一个机柜的扫描,半小时覆盖全场。
浪潮算力中心智能运维机器人
“它不仅是‘眼睛’,更是‘大脑’。”浪潮智能终端机器人技术负责人王怀震博士说。这台机器人的核心秘密藏在两个“引擎”中:一是自主研发的IROS操作系统,二是融合视觉、雷达等传感器的“具身导航系统”。
此外,机器人还将传统“人工巡检”模式扭转为“AI智检”。以往需要4到6名运维人员轮班值守的机房,如今只需一台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巡检。有运维工程师开玩笑说:“以前我们是‘人找故障’,现在变成了‘机器人找故障’,连熬夜排查的苦差事都省了。”
现代化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核心。近年来,山东创造性谋划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高标准推动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引领全省上下创新实施一系列务实举措,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支持和引导制造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采用先进制造模式,应用新型生产要素,加速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动能的工业生产系统和新型产业形态。
山东将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的重要抓手,谋划出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指导性文件,省级财政创新设立先进制造业集群奖励资金,统筹抓好省级集群培育和国家级集群创建,取得显著成效。
浪潮济南超高清新型显示制造基地
2024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聚焦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14个传统产业重点领域,协同推进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前沿技术工艺赋能应用、数字化低碳化转型、标准质量引领提升,大幅提高先进产能占比和全要素生产率,到2027年,重点行业先进产能占比超过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75%,绿色化转型全面提速。
此外,山东制定出台《科技创新引领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关于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2个指导性文件,围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新材料等10个重点产业出台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构建“2+10”工作体系,明确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基础、培强路径和发力方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深入实施山东省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抢抓人工智能新一轮发展机遇,促进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近日,山东出台《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对基础软件、智能硬件等方面技术攻关的引导力度。围绕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业态创新等领域,每年遴选确定10项左右重大产业攻关项目,按规定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在产业转型升级这条道路上,山东传统与新兴产业的平衡木走得扎实稳健。既有胜利油田这类老牌国企通过技术改造保持竞争力,又有万华、浪潮等企业在新赛道开疆拓土。当前,山东正用“硬科技+巧政策”的组合拳,书写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齐鲁新篇。
产业升级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关键要找到技术突围与制度创新的共振点。山东的实践证明,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赛道上,既需要企业敢用“黑科技”重塑生产流程,也需要政府善用政策工具破除制度壁垒。当光伏围栏开始为油井供电,当淡化海水流入化工厂,当AI机器人接管机房,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创新,正在拼出一幅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图景。
编辑:韩雨婷 吕继萌 张春宇
设计:唐浩鑫 董赫然
策划:单青 李萌博
责编:孙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