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脚下的这片沙滩两年前还都是礁石,再往里是防波堤,堤后面就是我们港口的煤炭堆场。你看,现在这沙子多细、多软,踩着多舒服……”5月14日清晨,海风微凉。山东港口日照港技术创新中心一级技师田振东专程来到日照海龙湾,接受海报新闻记者的采访。漫步沙滩,听着阵阵海浪声,田振东忍不住蹲下身,抓了一把沙子。
田振东刚参加工作时,就在海龙湾所在的石臼港码头工作,这一干就是30多年。
“那时候,一下大雨,煤堆流黑水、矿石堆流红水,海边就是‘红与黑’。近两年,我们实施‘东煤南移’工程,打造绿色化码头,这里已经变成了‘绿与蓝’。”田振东所说的“东煤南移”工程,是山东港口日照港决心打破常规、转型发展实施的退港还海、还城工程,将煤炭作业功能逐步调整到距离城区10公里以外的作业区。
2024年12月27日,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一阶段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建成投用。在这个亿吨级单体干散货作业区内,已经看不到传统港口人工摘钩、铁锨清车、尘土飞扬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从卸船到装车”“从卸车到装船”全流程自动化贯通。
在日照港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上,远控岸桥将从货轮上抓取的集装箱,稳稳放置在刚刚投入使用的IGV无人集卡上。不远处的远控中心内,日照港集装箱分公司操作部四大队远控岸桥班长苏醒早已告别35米的高空作业,只需坐在冬暖夏凉的远程操控台前,通过多角度的摄像头和两个遥控杆,便能精准控制岸桥装卸。
“当时采用顺岸+开放式的模式,是基于当时日照港以内贸为主的特点和成本决定的,而自动化的成功实践得益于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协同发展后,连钢创新团队与我们日新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研发团队的合力攻坚。”看着书柜上与团队成员的合影,聊起升级改造集装箱码头那14个月的时光,日照港网络数据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贾敏的内心依然激动,团队忘我奋战、攻克技术难关的那些日日夜夜又浮现在眼前。
港口规划“一盘棋”、资源开发“一张图”、管理服务“一张网”。从2019年8月6日,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起,在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山东3345公里海岸线上分布着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威海港等7个主要港口协同发展,其中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位列中国前十大港口。
“30多年里,我在这片海岸看过无数次日出,但没想到这里会变得这么美。我们马上要启动新一阶段的大宗干散货港口建设,彻底把这片海还给城市。将来,通过港产城融合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日照,感受这片海的魅力。”站在海边,望着朝阳,田振东坚定的眼神里充满了希望。
近年来,日照港因地制宜抓住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大机遇,它向世人证明,潮涌东方处,奋斗者的光芒永远先照,只要向新的脚步不停,老旧的传统产业也能凭借劳动者的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不断迎来产业发展的朝阳。
编导:仇晶 张大卫
视频:仇晶 张大卫
剪辑:仇晶
出镜:辛振东
文字:辛振东
监制:满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