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9日,由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山东省地震局联合举行的“使命召唤·齐鲁砺剑一2025”地震灾害救援跨区域实战拉动演练在东营市举行。本次演练模拟东营市突发7.5级地震,造成房屋倒塌,交通干道塌陷,河流倒灌、人员被困等灾情,全面检验消防救援队伍快速响应、跨区域协同和综合救援能力。
5月7日上午7时30分,演练正式启动。山东省地震局向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通报灾情信息,总队立即启动《山东省消防救援队伍重特大地震应急预案》,与省地震局联合成立抗震救灾应急救援指挥部,调集全省7支重型、9支轻型地震救援专业队以及1支搜救犬专业机动队,共计1200余名指战员、140余辆消防车、10头搜救犬实施跨区域增援。
东营市消防救援支队作为首支救援力量接到指令后,立即启动地震灾害救援一级响应,调集60人、8车辆,携带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组、无人机等400余件救援装备,联动应急、医疗、通信、电力等部门,紧急驰援“灾区”。
演练采取“全实景模拟、多灾种叠加、全要素指挥拉动”的方式,开展应急响应、命令下达、力量投送、集结点验、遂行政工、战勤保障、航空救援、现场营救、导调评估、信息报送等 10 个重点环节演练任务,在“三断”极端恶劣条件背景下设置废墟搜救、狭小空间横向(纵向)破拆救援、多类型木制支撑等实战救援科目。同时,根据衍生灾害,设置水域救援、城市高空救援、大型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等科目,考验队伍多灾处置、多线作战能力。
“此次演练我们实现了72小时全要素自我保障,包括野外宿营、饮食保障、电力供应等,模拟了‘断路、断网、断水’极端环境下的持续作战能力,我们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科学调整力量编成,强化专业训练和培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全力提升队伍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的综合处置能力。” 东营市消防救援支队登州路特勤站指导员张振合说。
本次演练对标实战要求,按照联合指挥、建制用兵、多方参与、实导实演的方式,坚决应对大震巨灾中的“断、慢、乱”问题,研究探索地震灾害发生后救援力量运用、技术战法创新和综合保障方法,突出灾害先期处置和重点灾种灾害、重大基础设施、重要民生目标的抢险救援行动,进一步检验应对预案、完善指挥机制,规范现场管理、强化应急准备,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和联合救援能力,引导社会公众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大众新闻记者 李明 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