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济南5月7日电(记者邵鲁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关系千家万户。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出台《关于改革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围绕健全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制度、拓宽青年就业创业渠道空间、搭建青年就业创业载体平台等7个方面提出26项措施,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健全制度,优化青年就业创业“生态圈”
“《通知》聚焦青年就业创业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提出了诸多针对性、创新性举措。”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衣军强介绍,针对青年人关心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报考问题,《通知》明确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招录(聘)高校毕业生时,对毕业时间要求应明确至具体年度;标明“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应允许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报考,不得将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缴纳社保等作为限制条件。
《通知》提出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实名服务,根据服务对象特征画像,按人员属性、就业创业需求等多维度精准分类,针对性推出“就业创业服务包”。探索建立青年职业生涯全周期数字档案,针对各阶段特点提供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扶持、职称评审等全周期服务。
搭建平台,打造青年就业能量“补给站”
《通知》要求支持建设就业创业赋能中心,聚合资源提供综合服务。依托“青鸟计划”等项目,优选优质单位设立青年就业实践基地。定期发布创业孵化基地(园区)信息,广设青年乐业驿站提供“一站式”异地求职服务。全面推广求职能力实训营,分类开发见习岗位和职业培训项目,促进青年就业技能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
潍坊市大学生“完整就业”服务站为青年群体提供心理咨询、简历优化、职业测评、岗位推荐等26项服务,实现就业服务全领域覆盖。
拓宽渠道,搭建青年人才就业“供需桥”
《通知》提出实施重点产业青年就业专项行动和基层服务项目,推动青年扎根企业一线和基层就业。建立岗位归集发布机制,引导青年服务重大战略就业。开展“寻找青年新职业”行动,挖掘新职业岗位。创新数智服务模式,指导院校拓展人工智能面试、实景体验等应用场景,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高效智能服务。
济宁市通过大学生信息库定向推送政策和岗位信息,组织毕业生参加“济燕归巢看家乡”、驻济院校“周四职通车”等就业体验活动,实地观摩重大项目和企业,促进校企对接。
丰富活动,开通青年就业创业“职通车”
《通知》明确常态化开展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接续举办民营企业服务月、“职通央企国企”、职业规划大赛、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
威海市近期开展“百校千企”人才对接、“职等你来就选威海”等招聘活动,组织威高集团、三角集团等440家(次)重点企业赴13所市外高校及驻威高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41场次,提供岗位9000余个,收到简历7700余份。
此外,《通知》对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保障青年公平就业权利、健全工作机制等提出要求,积极营造青年就业创业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