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1月11日讯 齐鲁大地的田间地头,传统的丰收画卷正被注入鲜明的“数字”亮色。作为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山东联通正以5G、AI、物联网等前沿数字技术为笔,在全省多地描绘着智慧农业的生动图景,让技术深深扎根沃土,服务农业生产全链条。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数据重构生产范式
秋日的曹县苏集镇,这片享有“中国芦笋之乡”美誉的3万亩芦笋基地,正因山东联通的数字网络而焕发新生。田间地头的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数据,让传统种植告别“看天吃饭”。
而在菏泽的定陶区和郓城县万亩高标准农田里,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等物联网设备同样构筑起“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24小时采集作物长势、病虫害等海量数据。
在这里,农户只需通过手机上的“慧种田APP”,就能实时查看数据、获取科学种植方案,真正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转变。
从“经验种植”到“标准生产”数字技术重塑产业流程
踏入聊城莘县的香瓜种植大棚,联通与当地农业农村局共建的智慧农业体系正在发挥作用。棚内32个5G传感器实时采集23项环境数据,通过5G专网毫秒级上传至AI平台,系统精准调控昼夜温差至8-10℃。多光谱无人机巡田可提前15天预警病害,助农户农药使用减半。
与此同时,另一场数字化变革也在菏泽东明的西瓜大棚里上演。菏泽联通联合打造的“智慧西瓜大棚”搭载AI算法,通过5G网络毫秒级传输数据,动态调控温光水肥,确保西瓜生长环境始终处于最优状态,果实畸形率降低超过20%。
从“提篮小卖”到“全球速卖”“新基建”打通产销高速路
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曹县的芦笋产业焕发出全新活力。5G信号覆盖下的田间,能够通过直播实现“现场采收、即时销售”,千兆宽带保障电商运营与供应链管理高效运转。目前,当地收购商日均处理订单超百个,8吨新鲜芦笋当日便打包发往全国市场。
同样享受着数字红利的还有聊城莘县,依托“云上直播基地”,这里的香瓜扫码可溯全生长周期,单日直播销售额最高达80万元。其中,“冰淇淋香瓜”远销10余国,2024年出口量增长65%,吸引了不少青年返乡创业。
从“辛苦劳作”到“智慧管家”数字应用提升民生福祉
在定陶区马集镇,种植户柴永雷的手机刚刚收到大风降温预警,他轻点屏幕就远程开启了增温灯,有效避免了损失。这套由菏泽联通打造的“数字大棚”系统,正在成为农户的“贴心管家”,系统实现了对300余座大棚的温湿度、肥力、光照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节。
七旬菜农王广雷深有感触:“有了数字大棚,现在接送孙子再不用惦记棚里了!”数字化不仅让农业生产变得更轻松高效,更让农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智慧平台筑牢屏障 护航农业安全生产
近年来,山东联通深度参与枣庄的防汛抗旱智能指挥决策中心项目,联合开发的智慧平台,集成了19套易淹区监测设备、15套水位报警系统、38套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及52套河道水位站,联动660余处视频资源,实现雨情水情实时感知。
智慧平台创新构建的短信预警机制,采用“蓝黄橙红”四色预警模型,确保预警信息早于灾害抵达,为农业生产构筑起坚实的数字化防灾堤坝。
从智慧种植到云端销售,从防灾保障到促农增收,数字基因已深植齐鲁沃土。山东联通正以持续的技术创新筑牢农业数字底座,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新范式。(本网记者)
|